尤金·史密斯(Eugene Smith)
Eugene Smith
威廉·尤金·史密斯(1918-1978)被认为是当代新闻摄影的大师。他创作了战争史上最让人震动的照片。史密斯的照片中对社会的不公平的写照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民众。

威廉·尤金·史密斯
1918-1978
“我试图拍出自己的心声,我把这心声完全给予没有声音的人们。” —— 尤金·史密斯
"A photo is a small voice, at best, but sometimes — just sometimes — one photograph or a group of them can lure our senses into awareness. Much depends upon the viewer; in some, photographs can summon enough emotion to be a catalyst to thought."-- W. Eugene Smith
尤金·史密斯(W.EugeneSmith,1918-1978年)尤金·史密斯于1918 年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维琪塔市。十四岁读中学时,就热衷于航空体育摄影,并受新闻摄影师法兰克·诺埃的启蒙摄影教育。中学毕业后,受雇于该市的《鹰报》、《灯塔报》任摄影记者,拍摄了有名的美国中西部沙漠盆地灾荒景象。1936年,史密斯获得一笔特殊的摄影奖学金,入鹿特丹大学。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尤金·史密斯,从此才有资格加入刚创刊不久的《生活》杂志工作,并成为《新闻周刊》的一员.由于他坚持使用当时刚刚问世的6×6小型照相机照片,这个刊物竟开除了他.当时这些大杂志都采用大型照相机,讲究照片的精美以迎合读者.史密斯认为使用小型照相机有更大的探索自由.他不满足于那种"景深极大,感情深度不足"的作品,宁肯失业也要进行"自由摄影".
在一次拍摄模拟战争照片时,史密斯不幸被炸伤,因此在1942年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申请加入爱德华·史泰钦领导的美国海军摄影队,因身体不合格未录取.不过,史密斯一心要作战地记者的决心没有丝毫改变,终于任数种刊物驻大西洋战区记者;后来他又被一家出版公司派往"独立号"航空母舰采访太平洋战区许多岛屿战役.1944年再度加入《生活》杂志,继续在太平洋战区工作.著名的《赛班岛》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他用照相机报道了残酷的战争,自己也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负伤,终于因伤势严重而返回纽约治疗.两年后,也就是战后的1946年他重新拿起照相机拍摄的第一幅作品就是著名的《乐园之路》.这幅照片在史泰钦主办的《人类一家》展览会上展出,成为世界知名之作.
战后的年代里,史密斯用照相机抓取了严峻而富有希望的当代生活情景,他的照片成为对社会生活的典型纪录.他说"我设法用我的工作去影响人民,设法用照片支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作出自己的结论."他把镜头对准那些他选出来的典型英雄人物,情操高尚的普通人以及社会不公正的受害者.1971年他奋不顾身地报道了日本一大化工厂排放毒物,污染了当地水源而危及万余人的事件,为新闻摄影敢于揭露社会矛盾树立了榜样. 1971年(53岁) 5月开始到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村采访工业污染,前后花费了三年半的时间。《智子入浴》尤金·史密斯至当地采访此事件,但采访期间被此事件的祸首日本窒素公司所雇的暴民殴打,以至一目暂时失明。
史密斯倡导"摄影文章",类似我们称作"专题摄影"的形式,这使他的摄影作品具有更丰富、充实的内容和深刻的人物思想风貌.例如他的《乡村医生》、《助产士》、《西班牙村落》、《三K党》、《无菌生活研究》等等,都深刻地刻划了人物和事件而使人有极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尤金·史密斯曾经说过,他的使命就是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世界。这样的记录在苦难中跨越国界,在他倔强且敏感的眼睛里化为热泪,他是一位真正的人道主义者。
《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是史密斯的代表作之一。1948年,他来到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拍摄了一位乡村医生的生活。照片中,医生在简陋的环境中为病人治疗,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关爱。这组照片展现了乡村医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也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











《塞班岛战役》
史密斯作为纪实摄影名家的第一个重要系列,来自二次大战期间担任《生活》(life)杂志战地记者,随同美军在亚洲战场与显露败象的日本,进行最后阶段的跳岛作战。一系列拍摄于塞班岛、关岛、硫磺岛以及冲绳的前线影像,不但刻划了战争场景的迫切险恶、砲火伤亡的无情残酷,更以较具同理、而非妖魔化的角度,纪录了身为美军「敌人」的日本战俘与平凡庶民,回归他们同样身为「人」的生命位置。


































《水俣病》
1971年,尤金·史密斯与日裔妻子Aileen Mioko Smith前往日本熊本县水俣镇,开始拍摄关于水俣病的系列影像,水俣病是指Chisso化工厂向水俣周围的水源排放重金属所造成的以汞为主的中毒现象。尤金·史密斯与Aileen Mioko Smith在采访此事时,遭到了Chisso化工厂所雇“保镖”的毒打,导致尤金·史密斯暂时性失明。
尤金·史密斯夫妇对水俣病的记录持续到1974年,1975年,《Minamata, Words and Photographs》出版,彼时尤金·史密斯的身体状况愈发不好,1977年底,他患了严重的中风,被暂时治愈,不到一年后,他再次患中风,于1978年10月15日去世。































《助产士》
《助产士(midwife)》是尤金·史密斯十分著名的专题之一,于1951年12月3日刊登于《LIFE》杂志上。为了拍摄这个专题,尤金·史密斯亲身融入了医院跟着助产士学习了六个礼拜,之后他挑选了一位黑人助产士默德·卡伦(Maude Callen)进行跟踪拍摄。默德·卡伦是一位有执照的助产士,她为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400平 方英里的地区提供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在内心深处,我搁着一件事,那就是美国的种族问题。我就挑上黑人助产士默德·卡伦作为拍摄对象,在这之前任何一本美国杂志都未出现过以黑人为主题的重要专辑。" 专题发表之后,使得默德·卡伦成为了民间英雄,民众纷纷捐款帮助默德·卡伦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诊所。





























《查理·卓别林》








其他

























1954 年关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史怀哲医生(Albert Schweitzer)在西非行医的图片故事《怜悯之人》(Man of Mercy)。史密斯认为《生活》最终刊出的篇幅版面,全然背离了他所付出的心力与原初设想,原本想要刻划史氏身处的恶劣环境裡,社区众人群志向上的勉力行径,最终见刊的图文诠释却十分偏颇,太聚焦在宛如集「圣人」与「暴君」于一身的白人主角史怀哲身上,史密斯因此愤而辞职。




评论
尤金·史密斯是一位伟大的摄影师。他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他用镜头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和社会现实,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我每次按下快门,都是(对人类罪行)的诅咒和责难,同时我期望这幅照片能够长久流传,能够在未来的人们的心中引起共鸣,让他们警醒、回忆和思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