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 Riboud (马克·吕布)
Marc Riboud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年6月24日—2016年8月30日),男,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法国著名摄影师。
吕布曾就读于里昂的中学,十四岁的时候(1937年)他第一次拍摄照片。1943年到1945年,他积极从事于法国抵抗运动,1945年到1948年,吕布在中央理工学习工程。1951年前,吕布在里昂的工厂内当一名工程师,此后他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1952年,吕布前往巴黎,与玛格南图片社的创始人亨利·卡蒂尔-布雷松、罗伯特·卡帕会面。吕布擅长通过高超的构图,把握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吕布经常使用莱卡M6旁轴胶片相机与35毫米镜头拍摄。
马克·吕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从1957年起多次访问中国,留下很多经典照片。1957年发表了报道中的第一张图片,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主要作品有:《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中国三面红旗)、《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
2016年8月30日,马克·吕布因病去世,享年93岁。

Marc Riboud

"摄影无法改变世界,但能够展示世界,尤其是在世界本身不断变化之时。"























《艾菲尔铁塔》












1954 英国

































































马克·吕布与中国













































马克·吕布在日本



















出任马格南欧洲分布主席之后
























































































于 1965年再次来到中国
















1965 古董店橱窗 琉璃厂

























马克·吕布作品的背后,往往有着丰富而动人的故事。1967年10月21日17岁的高中生萝丝跳上开往华盛顿的公车去参加一场反战游行面对五角大楼前真枪实弹的士兵,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士兵其实跟与她经常约会的小伙子们没有多大区别,“国家武器”忽然变成了“邻家男孩”,萝丝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她举起手中的小花,在来复枪前温柔地亲了它……这一刻被定格下来成为一代人争取和平、非暴力抵抗的象征也成为最能代表马克·吕布摄影风格的作品之一。



反越战

















1971 中国















1971 Morocco

















80/90年代的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