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飞
沙飞
沙飞(1912年5月5日—1950年3月4日),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原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中国人民革命摄影的奠基人,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36年曾拍摄发表鲁迅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及其葬礼的摄影作品。抗战爆发后加入八路军,亲自拍摄了抗日战争中的一系列珍贵画面,后任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亲手建立起中国革命新闻摄影队伍,培养了一批著名的摄影家,提出摄影武器论,创立了影像资料的保存制度,以“人在底片在”的精神保护了大量珍贵影像资料,参与创建晋察冀画报社并担任主任。1950年,因精神病发作枪杀 日本医生,被处以死刑。1986年平反。

沙飞
摄影武器论
1937年6月,以艺术摄影标榜的摄影杂志《飞鹰》推出署名“须提”的文章——《摄影在现阶段之任务》,倡导“国防摄影”。明确提出,国难当头“国防摄影”当兴。摄影在须提这里被表征为抵抗外侮、使“一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因此而奋起”的战斗武器。1937年3月,著名摄影家张印泉发表在《飞鹰》发表《现代美术摄影的趋势》一文,明确提出摄影“尤需要阳刚的美,因为有力,才能表现伟大”。这些文章都标志着《飞鹰》摄影立场的改变,也是中国摄影实践和观念转向的重要标志。

这个转向实际上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始就现出端倪。抗战爆发,摄影界就开始探索从表达有闲人登山临水“留鸿爪”“带湖山归去”的“美的陶醉”,到雄伟之气的力的呈现:国难当头之际,走向现实、关注时代。由此可以看出,1931年到1937年前后,中国摄影家的摄影观念和摄影创作实践已经从摄影“为艺术”转向摄影“为人生”的现实关照。也正是在这种转向语境下,1937年12月,沙飞在河北阜平加入八路军,成为抗日根据地第一位专职新闻摄影记者。1939年,他受命担任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长,同年,在为吴印咸《摄影常识》撰写的序文中,沙飞提出“战时新闻摄影”概念。“战时新闻摄影”的提出,是中国现代新闻摄影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1936年10月8日,鲁迅在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

聂荣臻将军和日本小女孩。这是沙飞又一幅很有影响的摄影作品

1946年,河北张家口,丁玲、陈明夫妇

1939年,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

1937年10月,八路军骑兵挺进敌后

1937年,八路军铁骑冲破平型关

1937年秋,河北涞源浮图峪,八路军在古长城欢呼胜利

1938年,河北涞源浮图峪,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

1938年,河北阜平县政府

1938年,《救亡日报》记者叶文津采访白求恩与聂荣臻

1938年,晋察冀军区炮兵营成立大会。肖像左起彭德怀、朱德、蒋介石、毛泽东、聂荣臻

1938年,河北阜平一区参军大会上的参军少年

1938年,河北涞源,盛意殷勤的慰劳站

1939年5月,电影演员陈波儿为军事操练的女八路拍照

1939年6月,河北阜平县青年报名参军

1939年7与7日,抗大二分校运动大会上,抗大二分校文工团在广场演出

1939年8月,边区国民"精神总动员大会"

1939年,山西五台县,小脚妇女往前线送弹药

1939年5月,八路军120师359旅五台山战斗中俘敌若干名,遣返时王震旅长对日俘谈话

1939年5月,八路军120师359旅五台山战斗后遣返俘虏,日俘唱歌表示感谢

1939年,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

1939年,晋察冀边区抗大二分校运动大会拼刺比赛

1940年,晋察冀边区政府二周年纪念大会

1940年3月8日,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

1940年3月8日,妇女练投弹

1940年,妇女也要参政

1941年,反扫荡,民众在山野生活

1940年5月4日,人民武装自卫队

1940年6月, 河北唐县,儿童团员站岗查路条

1940年,小机枪手在战斗中成长

1940年8月,八路军百团大战时救出的日本小姑娘美惠子,聂荣臻照顾了她,这是聂荣臻送别小姑娘

1940年,河北唐县,晋察冀边区抗战阵亡烈士纪念塔落成,在揭幕典礼上,八路军将士列队祭奠凭吊

1940年9月,战后欢迎大会上,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政治部主任罗元发向日伪俘虏讲解宽大政策

1940年,河北涞源,妇女为前方战士作军鞋

1940年,河北唐县葛公村,白求恩医院

1940年,“八路军百团大战”街头新闻照片流动展

1940年,河北平山县某村,轧棉花

1941年初,河北阜平县沙河畔,八路军女战士在大生产中积肥

1941年,河北平山县,抗战壁画“看!鬼子的烧杀”

1946年,沙飞(右)、王辉夫妇在张家口

1938年,白求恩在山西五台松岩口模范病室动手术

1939年11月,白求恩遗容

1940年8月,河北井陉县,八路军于晓雾朦胧中向井陉矿区进攻

1940年8月,河北平山县吊儿庄,百团大战前夕聂荣臻与战友,左起舒同、聂荣臻、杨成武、聂鹤亭

1941年5月4日,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晋察冀支部成立大会,宫本哲治支部长领导全体盟员诵读宣言

1942年,反战同盟晋察冀支部成立周年纪念大会上之反战宣传品展览室

1941年12月, 华北朝鲜反战青年联合会晋察冀分会成立

1942年,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支部成员剑术表演

1942年2月,晋察冀军区制药厂研究室,药用植物研究

1942年2月,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河北省平山县南庄村青年刘汉兴告别父母志愿参军

1942年2月,参军

1942年9月1日,晋察冀边区召开记者节纪念大会

1942年,延安,妇女们在纺线

1942年,河北平山县碾盘沟,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制铜板

1942年,晋察冀边区参议会副议长于力(左)、高等法院院长王斐然捻毛线

1942年,林迈可(英国人)给晋察冀军区无线电技术高级训练班讲课

1942年,林迈可在工作

1942年。摄影记者雷烨与抗敌剧社小演员田华

1942年,河北平山县某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

1942年,革命的号笛,抗日前线的八路 军军号手

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主席台

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妇女参议员

1943年,沦陷区百姓逃离敌寇统治的乡土

1943年,张立与女儿小宝(余泽军)

1944年,河北省唐县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给伤病员换药

1944年,河北省唐县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喉科,大夫给病人洗胃

1944年,河北省唐县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外科换药

1944年,晋察冀边区白求恩学校在授课

1944年,摔伤的两名美军飞行员在和平医院疗养

1944年秋,晋察冀边区慰问团带慰劳品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慰问伤病员

1944年,晋察冀边区群英会,美军观察组人员讲话

晋察冀军区兵工厂造手榴弹

1945年,河北省灵丘,人们正在城墙上刷写政治标语

1945年,八路军解放山西灵邱城后,儿童斧劈堡垒残木

1945年,抗大二分校训练,走天桥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汉奸张家口市伪市长韩广森、伪副市长崔景岚被枪毙

1946年8月,河北张家口,参军席上摆满了礼物、水果

1946年8月,河北张家口,工人踊跃参军,新战士代表讲话

1946年,许群在医院休养时看画报

1946年3月1日, 河北张家口,军调处三人小组。 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左)、美国代表五星上将马歇尔(中)、共产党代表周 恩来(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