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Thomas Hoepker

托马斯·霍普克(Thomas Hoepker,1936年—2024年7月10日),德国摄影师,出生于慕尼黑。早年进修艺术史与考古学,十四岁时因祖父赠送旧平板相机开启摄影之路。1956年获科隆世界影像博览会青年摄影比赛奖项后投身新闻摄影。1960年成为《慕尼黑信使报》摄影记者,后任职《克里斯塔尔》杂志。1963年完成美国公路旅行系列拍摄成为职业转折点,1966年以拳王阿里系列作品成名。1964年加入《明星》周刊开启全球拍摄任务,1976-1978年驻东柏林完成纪实摄影创作。1989年成为玛格南图片社首位德国籍正式成员,历任副主席(1992-1995年)、主席(2006-2009年)。2001年拍摄的纽约世贸中心袭击事件布鲁克林青年群像成为其标志性作品。获1967年世界新闻摄影奖及1968年德国摄影协会文化奖。2022年举办职业生涯回顾展《影像创作者》。2024年7月10日因阿尔茨海默症在智利圣地亚哥逝世。



托马斯·霍普克
Thomas Hoepker
1936-2024

他游走于世界各地,在旅途中创作了大量的摄影作品。以饱满的黑白纪实摄影和夺目的彩色摄影而著称,我们能够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人的最为本真的一面,情绪状态往往藏在作品之中,代表作有《拳王阿里》《911灾难瞬间,5个年轻人隔岸聊天》等。他并没有将摄影表达的艺术性放在第一位,但是摄影作品中却藏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想要反复品味画面背后的情感、故事。

代表作品

穆罕默德·阿里





《911灾难瞬间,5个年轻人隔岸聊天》



《1984年的中国》

在1980年代初,霍普克来到中国,用镜头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这组作品以朴实的风格,展现了中国社会在历史转折点上的状态。霍普克的照片捕捉到了那个年代北京的街道、胡同和人群:身穿蓝色或灰色制服的行人、骑自行车的上班族、天安门前的游客,以及仍带有传统特色的小商铺。这些影像呈现了一个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一个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未来可能性的城市。
















其他
















































观点

“我不是艺术家。我是图像制造者。”—— 托马斯·霍普克

评论

当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统治黑白摄影时,霍普克以《里约热内卢的舞者》(1966)掀起彩色纪实风暴。他率先用柯达克罗姆胶片记录巴西狂欢节的迷幻光谱,让新闻摄影突破黑白桎梏,成为玛格南首位彩色纪实先驱。1989年成为正式成员,2003年执掌玛格南帅印,他用主席任期推动摄影从"瞬间捕捉"转向"持续凝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